人不風流枉少年中風流二字怎么理解?
“人不風流枉少年”語出《左傳》,《左傳》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,共三十五卷,是儒家經(jīng)典之一,在《四庫全書》中列為經(jīng)部。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“人不風流枉少年”中的“風流”涵義:
一、關(guān)鍵詞釋義1.風流——本義有三層意思:有功績并有文采的;有才學但不拘禮法的;指男女私情行為放蕩的。
2.少年——在中國傳統(tǒng)年齡段的劃分上,少年是指8至16歲年齡段的人。
二、“人不風流枉少年”中的“風流”涵義要正確理解“人不風流枉少年”中所指的“風流”的涵義,需要考慮用語的時代背景。比如說,在現(xiàn)代,這句話中所指的“風流”意思是指“有功績并有文采的。若在古代,在語境中,還可增加“有才學但不拘禮法的”這層含義,詞性為褒義。而指男女私情行為輕浮、放蕩的所謂“風流”,為貶義詞,不是這句話中“風流”的真正所指涵義,這是因為這種少年青春期本能的“男歡女愛”,特別是不正當?shù)乃角榉趴v行為,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(xiàn)代社會中,正統(tǒng)的婚姻法理社會觀念是不倡導的(除非社會制度允許),只能從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及道德的層面來評判。
因此,“人不風流枉少年”中的“風流”的意思是說:人在年少的時候,應該有豪情,有志向,具備才學,有所作為,做有意義有風采的事情,不要辜負了美好的少年時光。
三、“風流”案例枚舉——《少年中國說》。它是梁啟超的代表作之一,寫于戊戌變法失敗后的1900年,文中極力歌頌少年的朝氣蓬勃,贊揚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,熱切希望出現(xiàn)“少年中國”,鼓勵人們肩負起建設“少年中國”的重任,表達了要求祖國繁榮富強的愿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。文中曾經(jīng)這樣表述少年應有的“風流”:
“故今日之責任,不在他人,全在我少年。少年智,則國智。少年富,則國富。少年強,則國強。少年獨立,則國獨立。少年自由,則國自由。少年進步,則國進步。少年勝于歐洲,則國勝于歐洲。少年雄于地球,則國雄于地球?!?/p>
梁啟超將民主進步之光帶給民眾,成為近代中國偉大啟蒙者。毛澤東說,年輕時影響他最大的人就是梁啟超;胡適也曾經(jīng)說,少年時讀了梁啟超的文字像受到電擊。戊戌變法已經(jīng)過去100多年,梁啟超卻從未淡出中國社會改革者的視野,每次我們回望梁啟超,都能夠強烈感受到新的啟迪與沖擊。
——毛澤東學生時代滿分作文《心之力》。這是1917年(25歲,青年時期)毛澤東寫的作文,曾被老師楊昌濟打了105分。其實滿分為100分,楊昌濟之所以給毛澤東打105分,是因為格外欣賞此文,另加5分,當時這篇作文被廣為傳頌?!拔囊暂d道”,從文中就能夠看出,毛澤東作為一個普通農(nóng)家出身的孩子,成長為一個胸懷大志、心系天下,以天下為己任的熱血青年,所潛在的雄才大略,它是領(lǐng)導中國革命的“紅色基因”種子,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。這是青年毛澤東具有的時代“風流”。
——毛澤東的作品《沁園春·雪》。毛澤東寫于1936年2月(43歲,中年時期),時值毛澤東在陜西清澗縣準備東渡黃河時,遇大雪的記錄。詩文中寫到:“俱往矣,數(shù)風流人物,還看今朝?!?整首詩氣勢磅礴、濃墨重彩的表達了他領(lǐng)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豪情壯志和堅定信念,以及個人具有的革命英雄主義、浪漫主義的大寫“風流”。
綜上所述,“人不風流枉少年”中“風流”的正解是:人在年少的時候,應該有豪情,有志向,具備才學,有所作為,做有意義有風采的事情,不要辜負了美好的少年時光?!狤nd——